观点分享 ||张兰: 疫情背景下的异地混合式教学
2020-06-05 20:51:09
张兰
责任编辑:小米
疫情的爆发,停课不停学,传统课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对于 “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 也发生了变革,变成了异地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没有了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该如何组织呢?这也是今年教学能力比赛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
《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征求意见稿》中比赛要求的第四点提到“教学应变: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和资源提供等,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经验,推动创新、 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
疫情下的教学教师和学生身处异地,这种情况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有其特殊性。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活动是一种线上直播的教学活动,但是仍然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包含“教”与“学”两个活动,将教学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从时间上,分为同步和异步;从空间上,分为同地和异地,具体可以采用我绘制的直角坐标系表示。
第一象限( 同步,同地 )
指同一个空间中的教学活动,比如师生同处教室,教师针对学生同步的传授知识。
第二象限( 异步,同地 )
指同一个空间中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发布不同的学习资源,或者分组完成不同层级的任务,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在扩招背景下,存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就要分层个性化指导教学。
第三象限( 异步,异地 )
指不同空间中的教学活动,比如,疫情下教学,通过网络在课前、课后不同时间段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第四象限( 同步,异地 )
指不同空间中的教学活动,比如,疫情下的在线直播,通过直播,在不同空间教师传授知识。
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身处异地,利用互联网,在一些软件或者学习平台上进行的教学。即在空间上,师生是异地教学,时间上是同步和异步,可以采用直角坐标系中第三、第四象限的(异步,异地),(同步,异地)来描述这种教学活动。即疫情下在下教学是一种异地线上教学活动。
疫情下在线教学主要是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所有的活动都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这种在线教学的表现形式是“线上自学+直播导学”,线上是课前自主学习活动,课后完成任务。“直播”是基于课前“线上”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实践学习。
按照前面疫情下教学活动的类型,这种疫情下的在线教学理解为异地混合式教学,它是对传统的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变革, “课中直播”通过互联网将不在一个空间的师生连接在一个虚拟教室,将原先教室中的活动全部通过网络进行反馈确认。对于课中教学环节,从新赋予了互联网的载体和体验,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准备教学能力比赛时,要充分考虑疫情下的混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体需要考虑的要素有: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其中教学实施是重点,疫情下在线教学首要选择平台,然后准备教学资料,给学生赋能,发布任务,直播教学,最后进行反思改进。
在云的另外一端,学生的听课体验跟在学校的体验完全不同,“云”那端的学生到底想听什么,想怎么听,如何知道他们在听,最实在莫过于自己做学生,站在听众的角度找感觉找思路。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课堂学习“量”少而精、课堂活动“量”多而活。
这里用一句话概况教学设计实施的要领
-----教师引领,学生行动,聚焦问题,精准教学。
对于课中直播教学应该找准重点和难点,聚焦学生课前自学反馈的问题,答疑解惑,避免教师的全程讲授。根据直播和学习平台,通过随机点名、限时答题、弹幕、头脑风暴等,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直播课堂没有了传统课堂的空间约束,更应该采用一些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结合当下热点话题,通过互联网展示疫情下的中国制业的发展,中国人民的团结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之,在这样的异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组织的课堂一定得让学生们自己去“做”点什么;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们“动”起来;学生们一旦“身动”和“心动”了,课堂也就就“活”起来了,也就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另外,隔着屏幕的线上教学需要有温度、深度、效度,同样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实现“三度一心”的在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