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能大赛中成长的山东潍坊商业学校

2014-05-22 15:16:18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筹建于1964年,1968年停办,1974年复校。学校隶属于潍坊市教育局,是潍坊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学校教职工300多人,注册学生7000多人。现有18个中专专业、12个三二连读专业、2个“3+2”中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筹建于1964年,1968年停办,1974年复校。学校隶属于潍坊市教育局,是潍坊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学校教职工300多人,注册学生7000多人。现有18个中专专业、12个三二连读专业、2个“3+2”中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最优质的服务、最美好的前程”的办学理念,秉承“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特色发展”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了“责任、知识、技能、经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完善了“职业认知、职场体验、职业实践、职业适应”四段式学生职业成长路线图,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创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辅以案例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搞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近年来,在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历年参赛情况
 
  潍坊商校2006年开始参与各个层次的技能大赛,截止目前,共有402名选手参加了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专业25个项目的比赛;198名选手参加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专业21个项目的比赛;112名选手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个专业16个项目的比赛。学校共获得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82枚、银牌105枚、铜牌62枚,山东省技能大赛金牌88枚、银牌41枚、铜牌23枚,全国技能大赛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8枚。共有10个专业的52名教师参与技能大赛的辅导,其中,46名教师成为潍坊市优秀指导教师,35名教师成为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22名教师成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5年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总数第一名,2010以来连续4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总数第一名。
\
电子商务获奖选手参加颁奖现场

\
酒店服务获奖选手参加颁奖现场
 
  二、“一唱雄鸡天下白”--大赛的收获与思考
 
  学校参加大赛以前,受不景气的职教大环境影响,教职工人心不齐,干劲不足,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教学改革难以落实,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招生规模难以维持--学校发展进入尴尬的境地。2007年,国家出台政策,搭建技能大赛的平台后,学校就抓住了这一机遇,有赛就参加,参赛就要求必有斩获。众多金牌到账,教师腰杆硬了,工作热情高了,教学改革顺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几年来,技能大赛悄无声息的全面“撬动”了过去难以实施的职业教育改革,并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一)先进性的校园精神文化悄然生成。在大赛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团结奋进、超越自我、永争第一、成就幸福”的金牌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得以沉淀巩固,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气场,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潜力被无限的挖掘发挥出来,形成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的精神动力。原先是校长逼着教师干事,现在是教师催着校长创新。学校因势利导,把学校50年来的优秀文化元素做了总结弘扬,形成了以时政传播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公民教育文化、以感恩父母为基础的责任文化、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的行业文化、以备赛参赛评赛为基础的金牌文化、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幸福文化、以因时而变为基础的创新文化等“六大特色文化”,成为学校生存、发展、壮大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规模化的金牌师资团队茁壮成长。近年来,学校每年拨出100多万元的师资培训专款,先后委派近30名教师到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奥地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选派12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每学期都邀请行业专家进校指导,出台制度明确规定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每两年到对口企业实践锻炼三个月。此外,凡是行业组织的学术会议,我们也积极派教师参加,及时掌握了行业发展新动态,新思想、新工艺,促进了教师专家型成长,支持鼓励老师参与各种专业学会当专家。目前,学校美容美发、物流、制冷、烹饪、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教师已经成为引领潍坊行业发展的专家团队。学校是全国物流、财政、美容美发、机械、烹饪等5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和组长单位。
 
  (三)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改革屡见突破。原先没有大赛任务,教师们对校企合作懒得考虑,疲于应付。参加大赛,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铺下身子研究行业,走进企业,逼着自己想尽一切办法真学本事,学真本事。大批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由此融进了课堂,推动了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文化浸润、岗位引领、模块教学、个性培养、教考分离”的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市场化的设置、技能化的师资、岗位化的课程、真实化的实训、企业化的评价、引领化的服务”的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形成了“设备真实化、设置模块化、环境企业化、内容岗位化、工艺前瞻化、理实一体化、技能经验化”的特点;在课程开发方面,形成了“确保专业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技能培育的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性”的标准;在顶岗实习方面,达到了“专业对口是原则,顶岗比率是检验,过程监控是要求,学生成长是目标,薪酬高低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四)自信型的学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创伤。这群孩子,如果学校不教给他们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找到一个饭碗,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就会游荡在社会上,成为极不安定的因素。本着这种思想,学校提出“打造英才孵化器,培育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诉求。培育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大赛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组织大赛以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基本杜绝了“缺课逃学”的现象,多年不见的“书立”又回到了教室,回到了学生的课桌上。学生们自发地购买专业书籍的现象又出现了。获奖选手更是体验到了上职业学校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都说“入学前虽唉声叹气,毕业后要顶天立地”。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是国家政策层面对职业教育的特殊关爱。大赛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赛使职业教育引起了国家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大赛使校企合作深度开展,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大赛使教师得以走出校门,业务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大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地位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