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适用人才?
2014-04-21 15:59:27
2013年下半年以来,就有很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主动联系安徽医专要求招聘毕业生,其中对护理、药学专业的需求尤其迫切。据安徽医专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社区医院将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急需大量人才,这些单位大多提供编制、解决住房并提供较完善的培养平台来吸引优秀人才驻足。不久前在该校举行的全省医药类专科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吸引了全国260多家单位入场,提供岗位8000多个,远远超过入场求职的毕业生人数。面对应届毕业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现状,安徽医专把加强社会培训,作为解题办法。
人才饱和与短缺常变动 高校应提前做好市场调研
近日,安徽建筑大学宣布今年将停招3个专业,同时新增3个专业。 “这主要是根据就业市场反馈信息作出的调整。 ”据该校校长方潜生介绍,安徽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此次停招的专业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科学技术。被停招的这三个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也不能体现该校的办学优势。与此同时,学校对市场用人需求作出分析后,决定集中有限的优质师资,针对建筑行业中紧缺的一线高技能人才,新增工程造价、物联网工程和功能材料等三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专业为省内高校中首次设立。 “学生还没招来,就有用人单位提前预定了。 ”方潜生欣喜地说。
安徽建筑大学“三停三增”的背后,是一些高校在多年来的人才培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即首先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模,而非盲目地根据社会热门职业设立专业。比如,前些年热门的会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在当下的就业市场里已经饱和。学校能否及时“转舵”,考验“掌舵人”的智慧。
据统计,2013年,我省高校新增185个本专科专业,这些专业紧紧围绕我省着力振兴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以及我省加快发展的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服务等相关行业。为鼓励专业结构调整,省教育厅专门为申请暂停招生或撤销专业的高校增补相应数量的申报限额。
校企合作难以无缝对接 高校应采用精准培养模式
技术人才培养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校企合作是条有效途径。但校企合作不能流于“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这种简单模式,而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把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让实训基地有效地与企业对接,真正建立起“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这种新型合作模式。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理念,在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归宿感,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磨合期。
今年年初,芜湖市新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次性地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抢订了100多名毕业生。对于这些学生,用人单位除了发放月薪外,还提供有空调、电视、洗衣机、成套家具、24小时热水的免费四人间,并发放就餐补助。 “要不是出手快,我们哪能抢到这么多数控、焊接、机电等专业的好苗子? ”园区里某企业企管部的李部长说。
新芜经济开发区拥有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是皖江城市带上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人才需求量大。瞄准了新芜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精准人才培养模式,来回避市场风险。他们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与芜湖县形成“校、政、企”联动合作机制,选取市场前景好、人才上升空间大的优质企业联合办学;企业参与学校招生计划制定和教育教学,并为校方提供一定人力物力;学生经常到企业实习,学以致用。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企业用人要求无缝对接。
“学校全部39个专业中,90%属于工科专业,这就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实践。 ”安徽省机电职院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纪委书记吴红说,到目前为止,该校10%的毕业生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86%的毕业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下就业协议并全部到岗,“现在学校的任务不单单是提升‘就业率’,而是要精准培养,提升‘就业稳定率’,确保市场上人才队伍的稳定”。
热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多渠道拓宽社会培训
2013年下半年以来,就有很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主动联系安徽医专要求招聘毕业生,其中对护理、药学专业的需求尤其迫切。据安徽医专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社区医院将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急需大量人才,这些单位大多提供编制、解决住房并提供较完善的培养平台来吸引优秀人才驻足。不久前在该校举行的全省医药类专科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吸引了全国260多家单位入场,提供岗位8000多个,远远超过入场求职的毕业生人数。面对应届毕业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现状,安徽医专把加强社会培训,作为解题办法。
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一直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社会职能。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多也都将社会服务项目作为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项目之一。这些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服务是其最重要的组成内容,在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职能。如: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面向全省电力系统,开展电工岗位培训3000人次以上;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企业培训电工、电焊工、电切削工等各类人员达7000人次以上;安徽医专目前已开展的主要培训项目有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等多种培训,覆盖面广,受训人员多,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紧缺人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