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广西意义重大。2007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攻坚。2009年3月,教育部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广西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抓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化
一是出台编制标准。2009年,自治区编制委员会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对学校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结构、编制使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将工作人员分为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等四类,对各类人员构成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实行实名制、非实名制以及分段累计的办法确定编制标准,满足了职业学校灵活办学、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到校任教的需求。
二是规范职称评审。出台有关政策规范统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对属于同一层次类别教育的师资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职教教师职称评审有了统一、专门的评定标准,此项政策惠及在职教师2.05万人。
三是改革岗位设置。在中职学校设置辅导员岗位(专技岗),重点解决招就人员岗位需求。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原为工人身份的实训人员,取得技术职称可转为技术岗位,2007年以来,已解决了1141个实训教师岗位。
四是完善培训机制。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培训暂行规定》等一整套教师培训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中职教师培训机制。
第二,抓体系建设,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通过项目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培育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目前,我区依托条件较好的高校建立了4个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并依托高校、职业学校和企业组建了19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二是创新培养培训模式。职教攻坚以来,我们探索实施具有我区特色的培养模式,创新四年制师资班、“3+2”、“3+1”和“4+1”等模式,并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每年共培养“双师型”教师600多名。同时,组织实施了中职师资素质提升计划,按照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对中职专任教师进行了一轮全员培训。
三是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组织开展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立项研究,并对中职师资培养培训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组织开发了两套教材,包括5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和3本中职师资教育类教材,目前教材已应用于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当中。
第三,抓经费投入,大力开展教师培训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国家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2008—2010年共派出756名中职骨干教师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其中派往国外培训25人。同时,利用中央资金面向社会聘请173名“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兼职任教。
二是加大自治区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省级项目的主渠道作用。我区实施骨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职教“名师培养”工程、桂台联合培训职教师资项目、远程培训项目、国外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等,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职教攻坚期间,共培训中职各学科骨干教师达1.15万人次,其中仅2010年就培训4405人。
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2008—2010年,我区与新加坡合作开展中职师资培训项目,在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的资助下,共计派出333名中职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培训,这是目前我区派人出国学习最多的项目。
尽管我们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区市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此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改革。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办法,逐步建成专门的中职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使教师资格考试、认定更加符合职教特点。
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加快推进核定教师编制工作;继续推行订单式培养专业教师,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提高培养培训质量。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推进基地与职业学校深入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开展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搭建起多方合作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立交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结合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城市中职、高职、企业“双师型”教师到县职教中心(学校)带团队,全面提升中职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教部的副部长沈青发言。她发言的题目是:加强行业指导 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沈青: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还有助于塑造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崭新形象。
一、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供销合作社发展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设立职业院校,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基本建成了一个由中央、省、市、县四级供销合作社举办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系统共有职业院校96所,教职员工1.4万人,在校学生31.6万人,固定资产81.7亿元。各院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依托行业办学,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克难创新,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了推动供销合作社事业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2011年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主要工作
2011年,供销合作总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发挥了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推动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突出行业办学特色,加快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成功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11年4月,我们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会议全面总结了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系统职业教育工作的方向、思路和举措。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到会并讲话,对供销合作社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教育部在第一时间将会议情况以《教育要情》报告国务院,刘延东同志非常重视,亲自批示,对会议予以充分肯定。
2、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2011年6月,供销合作总社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全面指导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双方拟启动一系列合作共建项目,如共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和“三农”的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示范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等。这些新举措将加大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升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增强系统职业院校为行业和“三农”服务的能力。
3、充分发挥供销行指委和供销职教学会的作用
2011年度,供销行指委积极开展工作,指导系统各职业院校提升行业视野,紧贴行业人才需求,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了供销合作社指导行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现有理事单位119家,理事163人。成立十余年来,学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了供销合作社各职业院校工作交流、增进合作、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2011年度,供销职教学会开展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讨与交流活动,极大提升了为系统职业教育工作服务的能力。
三、供销合作社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体会
供销合作总社作为供销合作社行业的主管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1、领导关心和重视,是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理事会历来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上一任主任李成玉同志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供销合作社的重要工作之一,多次到职业院校调研。现任主任杨传堂同志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在总社干部大会和五届四次理事会上,他明确强调充分发挥系统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杨传堂同志多次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部领导也十分关心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鲁昕副部长,多次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进行重要指导,给予我们极大鼓励和鞭策。今年2月14日,鲁昕副部长亲自带队到供销总社,与杨传堂同志、赵显人同志及总社有关部局领导,专门就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深入会谈。
2、“立足行业,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基
供销合作社行业产业链长、社有企业多、吸纳人才能力强,特别是近年来,供销合作社事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结构和层次表现出新的预期,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这为职业教育扎根行业提供了丰厚土壤。供销合作社将系统职业教育定位为“立足行业,服务三农”,指导各职业院校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力度,加快供销合作社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结合、中高职协调发展、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具有供销合作社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3、全行业齐抓共建,是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保证
近年来,各级供销合作社将职业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2011年底,先后有8个省级社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0个省级社出台或与教育厅联合出台促进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8个省级社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在全行业的齐抓共建下,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