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蚁族”,教育部门应有所作为

  近日,随着 “蚁族”一词的发明者廉思主编的 《蚁族Ⅱ——谁的时代》一书的推出, “蚁族”问题再度升温,成为2010年末又一社会焦点。

  书中归纳了 “蚁族”的共同特点,除 “90%是 ‘80后’”、 “80%是穷二代”等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 “三成毕业于 ‘211’工程重点高校”,相反,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 “蚁族”中比重最低。

  “蚊族”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与实际脱节,造成大量优秀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不少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成了 “蚁族”,而高考时分数远低于他们,因而进了职业院校的他们的同学,反而毕业时顺利找到了薪资较高的工作。

  教育与实际脱节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职业意识教育缺失。中国教育历来有与社会上存在的职业相脱离的传统。古代激励莘莘学子“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是要他们 “一朝中举”,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而其他职业,都难入读书人法眼,更谈不上去主动学习。进入现代,学校引入现代教育,传授的书本知识也可谓门类齐全,但是职业意识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实际是从一个象牙塔走进另一个象牙塔,对社会上的职业知之甚少,对劳动力市场需求闻所未闻,对自己学习的目的明确而单一: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至于什么是好工作、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怎样实现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的接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社会需求情况怎样等,或者没想过,即使想过也没认真去找过答案。这就难免出现毕业后自己的职业愿景与社会现实脱离,继而沦为 “蚁族”的问题。

  其次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实际。经过历次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是好事,可以带来社会成员素质的整体提高。问题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大多为制造业岗位,与高等院校培养的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业相匹配的岗位并不多,这就造成一方面一些高等院校、乃至重点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还有大量岗位严重缺人。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要 “蚁族”干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而是说教育部门应当在设置专业时认真进行前期调研,特别是研究产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前景和规划设置专业,不要盲目开设与实际需求脱节的专业。

  解决 “蚁族”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全消除 “蚁族”也不太可能。但是,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尽早开设职业认知方面的课程,从小学 (最晚从中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职业类型、职业需求,让学生尽早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将来从事这种职业作知识、实践上的储备。同时,教育部门要认真研究专业设置,及时分析预测社会需求并根据产业规划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免出现“学校所教非所要、学生所学非所需”的局面,在下一代年轻人中,尽量减少 “蚁族”的人数。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