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轻工职院:让企业成为学校发展坚强后盾(图)

  许多地处西部的职业院校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内涵建设困难重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却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蒋夫尔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拥有一流设备的企业顶岗实习。本报记者 蒋夫尔 摄

  “内涵建设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内涵;毕业生能否就业,也取决于内涵。内涵,无疑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葛亮对内涵的理解。

  虽然没有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来抓过,但该校就业率却一年高过一年。近两年,尽管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但该校的就业率不降反升,就连2010届的学生也有50%被提前“预订”。葛亮将此功劳记在了“内涵”的名下,他说:“内涵抓好了,就业自然不愁,结在‘内涵之树’上的‘就业之果’最香甜。”

  “把企业人才‘据为己有’,让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文新民是中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如今,他也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谈到如何从企业人到学校人,文新民深有感触地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我们企业办了个学院,企业就派我来这里上课了。”

  像文新民这样的兼职教师,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还有100多人。这些人要么是企业的高管,要么是工程师,都是企业最优秀的人才。“地处西部的学校靠自己的力量引进和培养这样的高级人才,十分困难。”葛亮说,“我们通过把企业的人才‘据为己有’的办法,让这些人才为学校教学服务。”

  把企业最优秀的人才“据为己有”并非易事,学院通过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企业办学院,把企业引进学校。这样一来,企业派人才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就变成了企业自己的事,派来的人才也是根据学校专业的需要挑选的。

  学院不仅把企业的人才拿来为“我”所用,还把自己的教师派到企业去,跟随工程师们“偷”学技能。

  孙来华是食品工程系的专业带头人,每个假期她都会收到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偷”学技能,且时间不少于两周。孙来华告诉记者,她到了生产一线,通过两周的锻炼,不仅掌握了食品生产的最新技术,而且对设备的运行、更新情况都全部了解了。

  从2003年开始,学院每个假期都会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我们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二是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运行情况。”葛亮说,“学院在年度考核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专业教师每学期必须下厂实习,这样既可培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掌握企业生产动态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层次结合。”

  通过这个途径,学院“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显著提高,目前已占到专任教师的90%以上,同时,超过80%的教师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该校每个专职教师对口一名兼职教师结成对子,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1∶1,他们同时给学生上课成为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通过实施上述办法,该校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胆借助外力让专业‘强大’起来”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把专业办大办强,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而这正是西部地区短缺的。怎么办?葛亮说,学院采取的办法是借助外力,让每个专业背后都有一个企业群,每个专业牵手一家知名企业。

  该校坚持专业设置与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紧紧围绕新疆的大化工、大轻工做文章,围绕产业办专业。

  确定了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就有了目标和方向。葛亮告诉记者,在专业建设上,学院凭借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力量重点加强轻工类、化工类、机电类专业的建设,把这些专业真正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学院叫得响的“品牌”。

  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学院先后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专业。做大做强这些专业成为学院的紧迫任务。为此,学院与企业一起,从课程建设着手,编写教材,构建体系,通过对企业需求分析,灵活设置专业技能模块。模块组合采用灵活方式,一是固定组合,二是学生自愿选择。同时,学院直接让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与职业岗位需求融为一体,为学生参加技能考核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取证率达到100%,实现了“一专多能”、“一书多证”,保证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学院与企业一道实施集群式模块教学,增强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体素质。对于个别专业,学院采取与其他实力强的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如今,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每个专业背后都至少有3至5家企业作为支撑,同时,100多家企业参与到学院的专业建设中,企业参与编写的教材和讲义也达到100多种。葛亮告诉记者,庞大的企业群是学院办大办强专业的坚强后盾。专业强了,自然能够培养出高素质毕业生。

  对于新设立的专业,学院采取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确保培养质量。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现正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纺织专业的学生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葛亮告诉记者,这些学校的实力很强,通过联合办学,可以借助他们的优势资源。

  “‘亦学亦徒’顶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也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缺乏足够的财力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又是怎样加强实践教学的呢?葛亮说,学院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采取亦学亦徒、顶岗培养的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确保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

  学院坚持“一个原则,两个尝试”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原则,即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两个尝试,首先是在课程安排上,尝试先进行专业课教学,后进行基础课教学;其次是在某一门课的教学活动中,尝试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

  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参加生产的全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学生作为学徒由技术人员和教师带领,参加生产一线锻炼;第二个过程,学生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参加生产流程管理。通过两轮生产实践,学生获得本专业全部技能的专业知识,并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学院和企业同时赋予每个学生“双重身份”,在校学习时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时是员工。在校进行“学习学期”教学,在企业开展“工作学期”实践。在“学习学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学期”,由企业安排,学生以学徒的身份,按企业管理制度参加企业具体岗位工作,实现“工学”统一结合。另外,学院还根据不同的专业和生产周期,适时安排学生实践,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学习上岗两促进”。

  去年,轻化工程系食品检验、工业分析、环境监测专业152名学生到蒙牛乳业、新疆天雪食品有限公司实训基地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带薪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技能。今年,食品检验等专业又安排216名学生到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带薪顶岗实习,深受学生欢迎。生产过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尚未毕业,就成为技能过硬的熟练工。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学院各个专业都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学院与企业建立起10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

  葛亮认为,只要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学校融入企业,两者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盟,内涵建设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虽然地处西部的职业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会面临重重困难,但只要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内涵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顺畅。

  【记者点评】

  因地制宜抓“内涵”

  内涵建设始终是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来说,内涵建设既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又是遇到困难最多的一个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较弱的情况下,“等、靠、要”思想无疑会延缓内涵建设的步伐,给职业院校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利用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抓内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不一样,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所职业院校都有它服务的企业群,虽然一个地方的企业和另一个地方的企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资源如果能够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所用,对内涵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由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要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实际,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抓内涵建设时,也要紧贴当地产业,利用所服务的企业的资源来加强内涵建设。

  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离不开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如果要让一所职业院校自己添置,其投资十分巨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要因地制宜,学会利用周边企业的资源来进行内涵建设,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学校办成企业的学校,把企业当成学校的企业”,将企业的优势资源“拿过来”,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职业院校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只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专业建设,有利于内涵发展,都可以“为我所用”。(本报记者 蒋夫尔)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