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停产、裁员,原有的招聘计划纷纷搁浅,这些影响已经开始波及到大学生就业。虽然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不逊于往年。湖南一些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吃香”依旧,不少学生已经签好了就业合同或者有了去实习的准单位。
今天上午,在湖南软件职业学院长沙校区的招聘会上,云集了近200家用人单位,涵盖了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艺术设计、经济与贸易管理专业。该学院一直坚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2009届毕业生2300余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找好了单位。
经过招聘前期的充分的准备,该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周礼同学,已经通过最后一关的面试,他将被一家本地IT企业录用。他说,就是觉得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工资一般要从底薪开始做,都无所谓,在这种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先要锻炼一下自己是最重要的。
“你对岗位期望值是多少?”图形图像专业的郭晟的回答是:“每月七八百元左右吧,能有利于自身职业发展就行。”从这个侧面反映了该院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就业心态。
该院主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早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从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就业工作,转变原有的就业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加强与新老用户的联系,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中小型企业就业,到边远山区去等多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的实施,都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该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09届毕业生到现在已经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了。
这所高职院校一直要求学生毕业后,既有高等教育的学历,同时又有岗位技能证书和相关技能,这样毕业以后马上可以上岗。学院还按用人单位要求,实行“订单培养”,缩短了岗位适应的时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记者发现,不少企业有着这样的心态。某企业一位招聘人员表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人员构成效率要求更高,学历并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实用的技术型人才是首选。毕竟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高职生的文凭虽然没有什么优势,但因为动手能力强,所以在用人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
“作为毕业生,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调整预期。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去寻求更好的发展。”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参加华中科技大学“鹏程计划”杰出校友讲坛时说,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地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国家的大趋势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但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就业心态更为理性,对自己就业预期较为合理,高能成,低能就。从这个方面来说,高职院校毕业生比普通高校本科生“耐寒”。(消息来源:湖南教育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