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籍专家支招 高职院同样可培养出好人才

        11月9日,六位温籍专家走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畅谈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性

  从乐清走出去的教育专家张仁寿,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他认为,温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有前瞻性。他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现在办学很不错,又成为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也供不应求,但温州的产业面临着升级和调整,这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有前瞻性规划。

  张教授认为,要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现在中国许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虽然生产的量很大,但赚的都是辛苦钱,温州的打火机、嵊州的领带都是如此。作为本地高校,应该更加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比如杭州女装的品牌化发展,开发出了“江南布衣”、“浪漫一身”等知名品牌,依托的就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研发设计专业,这就需要技术和文化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他还提议,在温州要建一个人才公寓,吸引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给他们提供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温州吸引高层次人才,突破温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多把尺子衡量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认识有偏见,认为学术性人才就高人一等,应用性人才就低人一等,可实际上这两者不可用孰高孰低来衡量。不只是上了清华的学生就是人才,而像温职院这样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同样也是人才。我们要多一把尺子来衡量,社会就多一批人才。应该多元化、多样化地看待人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禹说。

  王教授还谈到温州城市国际化的问题。他说,在清华大学,流行“三个不断线”,即体育、计算机、外语不断线。现在年轻人在体育和计算机方面都做得不错,而对外语却不一样。外语是眼睛的延伸,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看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就要多学外语。

  课程改革要狠下工夫

  方展画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他认为,现在示范高职院校在硬件上的建设都已经非常好了,但这不足以显示出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还必须从课程改革入手,形成独特的做法,并作为模式来推广,起到示范作用。原来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与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不吻合,现在要根据高职理念重新理解,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在谈到“学校拿什么来作示范”时,方教授说,学校更多地要考虑制度化设计,校企合作制度化、教学管理制度化,系统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学生技能培训要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形成一批新的机制,在制度建设上先走一步,产生示范作用。高职教师还要重视科研,可以把一些课题分解成小课题,动员和支持教师融入科研团队中,对教材改革、课程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与对策。

  高职教育前景广阔

  温州经济建设规划院总经济师、北京大学博士后胡仁彩博士,现挂职在河北霸州市任副市长。他在参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后说:“这基地建设让人很震撼,校企合作很有特色,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他强调,高职教育具有很广阔的前景,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朝阳事业,在办学中,高职教育要嵌入到区域经济中,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与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王春光认为,温州人原来可以凭着三把刀——菜刀、剪刀、理发刀闯天下,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温州正经历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这落实到职业教育中就是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而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现在海外发展的企业家朱曦博士,则在对自己公司员工的比较中得出结论:英国人自学能力强,因此,我们中国教育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商业沟通:www.nvsc.com.cn
办公时间: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