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南方的职业教育基地,广州市政府实施意见指出,广州职业教育要建设成为示范性基地。那么,广州的中等职业教育怎样建成示范性基地,如何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上保持相对领先?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孟源北。
65所中职每年招生5万
广州市今年招生的中职学校有65所,近年招生规模每年约保持五万人,这个规模在全国的中心城市里位居前列。职业教育的门类,已经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专业分布覆盖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适应产业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从业者,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孟源北指出,“培养这种人才,首先要有硬件建设,广州市前几年注重这方面投入。从去年开始,我们更多注重软件建设,注重中等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
“加强内涵建设是当前广州市中职教育的工作重心,我们提出了要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技能竞赛、有效教学活动为工作抓手,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工作思路。”据了解,去年1月,广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这被称为广州市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职教领先源于观念领先
孟源北认为,原来的中职教育是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模式,以汽车维修为例,讲电路的老师就讲电路,讲机械就讲机械,但是作为汽车维修这项工作来说,接到需维修的车辆,首先要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电路和机械是不可能分开的。最新的教育理念是要建立以一个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出现一个工作任务后,围绕这个工作任务,明确需要什么知识,如果需要一点电的知识,一点机械的知识,就把这几个知识体现在完成这个工作任务的教学上,整个教学围绕实战展开,力求与实际工作完全一致。
“按照新理念,我们对整个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个课程改革是需要硬件来保障的,我们跟企业合作,建设与工作环境一模一样的实训场景,教室也与实训场地连接在一起。过去,老是在课堂上‘种水稻’,‘修汽车’,老师讲完,学生还是不明白。现在老师讲完课,马上就可以开始实际操作,操作中出现要说明的事情,可以马上组织学生听讲。使学生上课如上岗,上岗如上班。”
“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要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就是说不光是懂电,懂机械,还具有职业的认同感。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就要热爱这个职业,这样就不愁学不好。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孟源北认为,“广州的职业教育比较领先,那就是我们的观念领先,课程改革的领先,广州的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跟其他地区竞争。”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