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竞赛项目说明(草案)
2010-06-27 01:15:04
1.竞赛目的
适应网络产业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的趋势,体现绿色节能理念,促进网络工程项目及产业前沿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应用,引导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高职相应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
2.竞赛内容
(1)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2)服务器配置及相关应用;
(3)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
(4)制作相关工程文件。
3.竞赛方式
比赛采用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并可配2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须为2010年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男女不限。
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成绩评定方法
网络系统组建、配置与应用、安全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占85%);
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占10%);
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计划性等(占5%);
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
适应网络产业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的趋势,体现绿色节能理念,促进网络工程项目及产业前沿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应用,引导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高职相应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
2.竞赛内容
(1)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2)服务器配置及相关应用;
(3)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
(4)制作相关工程文件。
3.竞赛方式
比赛采用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并可配2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须为2010年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男女不限。
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成绩评定方法
网络系统组建、配置与应用、安全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占85%);
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占10%);
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计划性等(占5%);
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