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开始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追根溯源,30年来一切改革开放的成果皆源于此,30年前的那场改革开放与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记录历史的脚印和时代的发展,《中国教育报》与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举办系列访谈活动。
记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2005、2006每年各扩大招生100万人,2007年又扩招50万,当年招生达到810万人,在校生数接近2000万,无论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都创造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之最。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扩招,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今天有幸采访黄司长,希望您能够谈一谈职业教育连续三年扩招的有关情况。
记者:请您谈谈中等职业教育扩招的背景。您作为亲历者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当时有何感想?
黄尧: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快了建设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文化水平,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记的那时,有二个矛盾相当突出: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相当突出。2004年底,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许多行业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招收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加快制造业发展急需数十万名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30万汽修人员。“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一些大城市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30%。我国1.2亿进城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2.4%,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仅占18.5%。可以说,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
二是担负着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矛盾也相当突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1999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连续3年出现下降,从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在校生数从1500万人下降到1100万人。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职业教育有了恢复性增长,到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0万人,但与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相比,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仍然偏小。每年八、九百万初中毕业生未升入高一级学校,面临就业,需要培训。在职人员知识更新,下岗职工再就业,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都急切呼唤职业教育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除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这两个战略重点外,教育工作还有一个战略重点,这就是职业教育,他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在他主持下,2005年8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职业教育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在2005年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提出“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65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并对扩招做出一系列工作部署。周济部长强调,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扩招,是一项战略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动办学思想、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的转变,要求职教系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稳抓机遇,扎实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职招生810万人,在校生数达到近2000万人,我们完成了中职扩招任务。周济部长多次在讲话中对三年中职扩招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职业教育系统同志们的工作很努力,在困难的情况下,制止了下滑,守住了阵地,现在又迎来了大发展,很不容易”。我在职成教领域工作了十多年,经历了职业教育的低谷时期,见证了职业教育这些年的恢复和发展,深知工作之艰辛,责任之重大。听了部长的讲话,我和战线的同志一样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
记者:在连续三年的扩招工作中,您认为哪些是最为关键的政策?各地有哪些亮点和精彩做法?
黄尧:实现连续三年扩招,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战线特别是职业教育系统同志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结果。我认为以下几项政策措施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一是明确中职扩招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把扩大中职学校规模,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推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扶贫、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办学。
二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三是实施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自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68亿元,重点支持了139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592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为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学校学生约80%来自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很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上学后很难完成学业,不少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了学。国务院《决定》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资助了80万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学生。 2007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学生资助的力度。按照新资助政策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资助1500元,受资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90%。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为改变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少年学生报考职业院校,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紧密联系,广泛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积极与劳动人事部门合作,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几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出口畅,进口旺”,就业状况好是中职扩招任务得以实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六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决定》中提出在2010年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的政策规定,鼓励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稳定职业教育资源,为扩大中职招生提供了重要保证。
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强有力措施,完成中职扩大招生任务。
——切实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各地为做好招生工作,组织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国家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中职毕业生的典型事迹,宣传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宣传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和办法,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省(区、市)每年召开会议,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作为年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列入目标管理。逐级分解招生任务指标,狠抓落实,并将中职招生任务列入了对市(州)、县政府的专项督导检查内容。
——加强招生工作统筹协调。各省都建立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统筹领导小组,按照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一确定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规模,统一确定招生计划,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统一组织招生工作,统筹协调中职招生和普高招生,区域内和跨区跨地中职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管理,努力规范招生行为,严禁乱收费。
——积极开展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及就业优势,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近年来,广东与广西,江苏与陕西,上海与云南,浙江与四川,各计划单列市与贵州,福建、山东与宁夏,北京、天津与西部一些省区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记者:您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扩招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尧:首先,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有效缓解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三年的扩招,在校生规模已达到近2000万人,“十一五”期间,将为社会输送约3000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特别是这几年扩大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的相关专业招生,开展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适应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迫切要求,同时还将招生对象扩展到未升入到高等院校学习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复转军人、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各年龄层次的城乡职工,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三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经过三年扩招,2007年中职招生达到810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9.1%,约占一半,已大抵相当。2007年我国初中毕业生约1950万人,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共1650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
四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这几年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推进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在办学体制上,坚持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大力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办学模式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办学,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行两个“三段式”,一个是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还有一个是农村学生“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这些办学模式,是近几年实际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体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五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营了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各地在扩招工作中,普遍加强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政策的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贡献,大力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帮助学生成才、就业、创业、脱贫乃至致富的真实事例。今年6月,为展示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天津举办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圆满成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正在形成。
记者:您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黄尧: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临的困难还很多。社会上还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还比较差,职业教育的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政策,明确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最近,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同有关部门正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11个战略专题之一,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要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质量上要有明显提高,实现数量、质量、机构、效益协调发展。并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个规划设想是宏伟的,我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