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校企合作,政府应当“媒婆”

2010-06-19 03:08:15

企业与学校可跳和谐的“双人舞” 

       在职业教育界,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已成为共识。然而,学校和企业如何合作,在学校里如何融入企业元素,似乎成了学校一个永恒的难题。于是,传出了“校企合作是学校热企业冷”的议论,更多的人指责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11月18~2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有企业发出了声音:“校企合作,我们同样急切。关键是如何合作。”

      “没有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不与企业对话,职业教育是搞不了的。”趁着年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两次专门召集了广州开发区的部分企业进行座谈,座谈会上,鲁昕强烈呼吁,学校要和企业接触,要知道企业在想什么,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基调上,年会期间,来自企业、职业院校、政府的各方代表就我国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各抒己见,希望探索出一条企业与学校共跳和谐“双人舞”的道路来。

    学校要像学校又不像学校

      “学校要像学校又不像学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韦恒认为,突破校企障碍,应将学校看成企业,应把“校企合作”看成“企企合作”。这一观点在现场得到了众多人的响应。

      “学校是大学又是企业,老师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是学生又是员工,课堂是课堂又是车间,作业是作业又是产品!”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在谈及“学校可变成企业”时,他对学校作出了形象的比喻。刘院长进一步解释说:“应在学校里融入企业元素,校长要有企业人的素质。”

      “在学校,应模拟企业文化、企业环境。”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校童国梁表示,他在学校就要求所有人员,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必须穿工作装进入课堂,因为“课堂就是车间”。“在这样一个模拟企业的环境中培养技能人才,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才能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童国梁说。

      据童国梁校长的调查发现,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占选拔比重的70%,另外30%才是职业技能。香港理工大学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也证实,在香港,雇主普遍很重视员工的“态度”而不是“素质”。“敬业精神不够”是企业拒绝应聘者的主要原因。

      谈到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时,广州济世堂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强表示,“要把企业的优质资源与学校的优质生源结合起来。”

    学校和企业要实现利益共赢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一所学校。”韦恒副院长表示。

      “学校是教育机构,不应该看做是企业。”三一重工人力资源副总监章建纯对韦副院长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

      “学校应看重社会效益。”东芝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胡忠表示,学校不应唯企业马首是瞻。当然,企业可以创办为该企业服务的职业学校。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而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其社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章建纯认为,看似矛盾的利益双方是应该能够统一的。

      章建纯指出,企业的用人高峰是每年的三四月,而学生毕业是六七月。那么,学生的毕业时间是否可以灵活处理呢?

      “学校和企业的利益不同,跳好‘双人舞’,要选准切入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万强说,正如该校建立西安航空科技馆,既是学校学生的实践基地,又是企业服务社会的基地。另外,他也指出,校企合作是从认识到熟悉,到磨合,再合作的过程。解决校企合作产生的问题和难题,学校和企业都要换位思考,在合作过程中一件事一件事解决,一个点一个点推进,才容易达成共识。

      陈万强举例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为学生打造符合职业成长的学习安排,将学校当做技术中心、校企合作中心,由师生共同构造新技术,甚至为企业、国家开发新技术,“这不失为好的校企合作尝试”。

    服务校企合作,政府应当“媒婆”

      在校企融合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怎样的角色?仅当牵红线的“媒婆”,提供开发区做“洞房”?还是要做“高堂”,指点一下“新婚夫妇”呢?

      “政府不能只当媒婆,要宏观协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邓振义一语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政府应积极发挥互动作用,有责任建立平台、出政策、搞服务。尽管现在出现了企业办学热,但中职教育可以企业化,由企业办学,引进项目;高职教育还是应由政府协调投资。

      “校企合作要解决动力问题,也就是要市场化,政府要放松管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陈天祥指出,目前政府管理职业院校和管理普通大学没有差别,然而这应该有管理和引导上的不同。

      在职业院校的管理上,应鼓励多元的办学主体。比如,让企业办大学。“政府要积极不干预!”陈天祥说,政府的政策固然是越多越好,但市场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政策未出来之前,我们该做什么?

      广东城建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冯为远认为,针对中国国情,的确需要政府的适度调控,我们的大学教育历来重文轻技,在这一点上,要有所调节。比如,对学校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不要某个专业就业前景看好,学生们就一窝蜂地报考同一个专业,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政府可以推出优惠政策、降低门槛、对违法违规的办学现象进行惩处。”陈天祥笑言,不是说政府完全不管,政府在起步阶段甚至有替代市场的效用。在校企合作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进行恒温调控,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一句话,政府要做应该做的事。”

      “校企合作,政府应以领导的身份出现,以服务的姿态参与。”作为政府代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局长助理翟大学最终总结,“媒婆”要适度,该市场化的仍须市场化。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