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麻城理工学校职业教育两轮齐转

2010-06-19 02:20:33

  荆楚网消息(记者黄培 通讯员徐列星)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的影响正日益突显。尤其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个人、学校、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各学校开始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努力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的有利契机。
  她,比不上一类大学的规模和历史;
  她,比不上双N、北大青鸟耳熟能详;
  她,比不上民办高校的气派和现代;
  然而,她却以最全面的专业包罗各具优势的学生,使之出校门便有一技之长,就业率达90%以上。不仅如此,学校每年进行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为社会劳动力转移做贡献。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轮齐转,比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学校中,尚不多见。这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学校就是:麻城理工学校。
  记者在该校邓忠学校长那了解到,麻城理工学校的前身是1984年创建的麻城职业中学。近30年,四易其名,三迁其址,如今已发展为在校生5300人的鄂东规模一流中职学校,其综合实力居各县市同类学校前列。三十年艰苦奋斗,三十年沧桑岁月,换就三十年辉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逐渐摸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即: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体系的指引下,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以成人继续教育为依托、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平台、以实用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此次金融危机没有影响到我校的就业。”邓校长自信地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和专科生抢饭碗的局面已成为现在就业事实,而作为一所职业中专,就业形势可想而知。而事实并非如此。邓校长介绍说,良好的就业率和他们学校的专业特色不无关系。学校专业规划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三年来,学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社会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并对市场、行业进行定期调研,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综合实际设置专业,打造专业群和专业链。经过多年探索,理工学校形成了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三大省骨干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群。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校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平台。每个专业都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推行订单冠名培养(近的如马勒三环公司、众盈电子公司,远的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厂家)。几年来,学生流失率保持在5%以下。

  学校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接轨,学校就当相应地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师素质、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接轨。为提高教师素质,学校每年拿出经费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确保培训教师达100%。此外,学校聘请高校教师、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学。为了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变知识传授为行动导向,变千篇一律为因材施教,采用文化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模块组合的方法。近年来,87%以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获得相应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双证率达91%。

  该校丁升副校长向记者介绍,社会培训也是麻城理工学校一大特色。也就是“两轮”中的另一轮。该校利用其丰富的职教资源,面向市场开展社会培训,成为麻城市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实施基地,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为农民工下岗职工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人数年均超过2000人。

  孩子的未来就是学校努力的方向,面对金融危机都能从容应对的邓校长,在谈及学校的困难时,却无奈地告诉记者:“我校校园面积两校区相加仅50亩,却容纳了5000多人,显然拥挤。而新征的150亩新校区,麻城市政府也补助了一些,但终因资金难以全部到位而难以启动。另外,许多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未转变过来,限制了孩子的未来。”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头看是为了向前进。如今,麻城理工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她需要发展壮大,搏击长空,缺少的不是自身的信心,而是来自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