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职教育如何演绎“剩者为王”

2010-06-19 02:18:37

      高职学生如何保持从业后的稳定性,事业发展的持续性?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青职院”)管理学院孙吉春老师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剩”者为王。春节前,三晋大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雪袭击,孙吉春一行在严寒中一路走过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大同,探访在青啤集团山西办事处顶岗实习的30名市场营销( 青啤)专业学生。当获悉4名同学已成为办事处重要业务成员,开始独立承担办事处的业务,当获悉这些同学因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而被委以重任,孙老师感慨不已。营销是个外表充满诱惑实则极为艰苦的行业,其所遵循的行业规则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很多人会半途而废,只有那些真正掌握营销技艺且吃苦耐劳、踏实工作、持之以恒之士,方有可能得到企业行业及市场的接受认可。此即“剩”者为王。

      演绎“剩”者为王的又何止一时一事。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俗称青岛大炼油)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炼油企业,从2006年到2009年接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38名毕业生,其中,16名同学被纳入企业正规编制,4人荣升副班长,2人因成绩显著被记一等功。富有戏剧性的是,在2009年的入编人员选拔中,入选的14人中有12人来自青职院。要知道,青岛大炼油被业界称为中国石化打造国内三大产业集群的“扛鼎之作”,跨入其门槛已属不易,成为其正式员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青职院学生缘何受到青睐?大炼油人力资源主管王治良认为: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更看重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高度敬业精神及诚信务实等品质。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剩者为王”,此即是秘诀。

      其实,同样的场景在其他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当中俱有上映。“剩者为王”的故事,或许是认知高职教育的一种新的视角。“剩”的规则超越了单纯技艺、功利的追求,在更深的精神、价值层面与社会需求更贴近、更牢固地接合,故而,“剩”之能“胜”,“剩”之能“赢”,“剩”之能“成”。与社会民众普遍强烈感受到的高职教育偏重操作技能相比,“剩者为王”的规则恐怕更加耐人寻味。

      高职教育在中国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毕竟年轻,却不得不扮演起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桥头堡的角色。当高职教育满足了国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热切意愿,当高职教育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负重前行,当高职教育承载着加强社会劳动力培训的光荣责任,当高职教育似乎成为企业行业乐于牵手的教育新宠,高职教育未曾喘息,又在思考着社会更厚重的期待: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起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所关注的,不仅是让学生端上饭碗的问题,还有让学生保住饭碗、让学生端得上好饭碗以及让学生自己打造饭碗的问题。“剩者为王”的规则,成为高职教育风雨兼程中愈加正视的新使命。

      当然,高职院校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坚持将育人作为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措施上,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并使两个系统相互交融。最终实现的,是培养出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这会使学生能够获得在大浪淘沙中“剩”下来的本领。而当培养的学生能够“剩者为王”了,高职教育也将被世人投以赞许甚或敬仰的目光,这将是一种教育类型励精图治之“剩”,可谓“大剩”。

      如何能“剩”,却不是个简单的话题。高职教育羽翼未丰,既要创新注重技能的特色类型,又要传承世人所公认的价值诉求,其所担负的期待之重,某种程度上为其他高等教育所不能比肩。其实,“剩”的文章,不是高职教育凭一己之力所能做好的。高职教育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高调地站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当社会各方从不同出发点提出对高职教育的多样需求,同时也应承担起高职教育事业中相当的责任。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扛起注重质量与内涵的大旗,当企业行业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到关注经营所能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当我国政府将施政重点转移向社会民生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似乎表征着人本关怀与人文理念正在成为社会的价值趋向。高职教育对于“剩”的探寻,由此具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或者说,正是有了大环境的依托,才有了“剩者为王”的规则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演绎。

      的确,高职教育是以高技能表达自身特征的类型教育,但单纯的高技能却绝不能实现可持续。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就曾指出: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今天,他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剩者为王”的规则,只不过是显现于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具体的例证而已。